是国内最早研究文化外交、国际政治传播和全球传播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在国际传播学学科具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形象、国际话语权、国际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为国际传播学在国内的发展作出了较为突出的学术贡献。学术背景深厚,功底扎实,视野开阔,学术能力强,研究具有创新性,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主持。研究成果丰硕,出版学术著作16部,编撰教材1本,编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或摘登。学术成果先后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新闻学会首届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1、科研成果
学术著作
1)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合著,第三作者,人民出版社,2001年
2) 《论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思潮》(新华出版社,2003年)
4) 《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 《全球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10年
7)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新华出版社,2011年
8) 《国际传播》(第一版、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020年
9) 《母语传播概论》,合编,第二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
译著
1) 《萨特》,中华书局,2002年
2) 《反对资本主义》,第一译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08年
3)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08年
4) 《政治理论教程》,《政治的常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14年
5) 《气候变化的正义》,第一译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6) 《信仰的完满——神学的公共意义》,道风书社,2013年
7) 《战争、影像与合法性》,第一译者,华夏出版社,2019年
8) 《<资本论>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9) 《政治为什么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10) 《国家的声音——美国新闻与大众媒介史》,第一译者,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
2.学术论文
1) “海德格尔论人诗意的安居”,《厦门大学研究生学刊》1997年下期
2) “尼采的‘超人’与人的生存的本真性”,《福建学刊》1997年第2期
3) “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4) “论信息化生存的两重性及其出路”,《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2期
5) “试论文化外交”,《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 “论‘时中’在孔子生存境域中的魅力”,《孔子研究》2003年第5期
7) “文化全球化的双重性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第5期
8) “美国的文化外交——软权力的运用”,《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2期
9) “从权力政治到权利政治”,《美中社会和文化》2004年第2期
10) “当今西方的反全球化思潮”,《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11) “论文化外交对国家国际威望树立的作用”,《学术探索》2004年第10期
12) “试论国际传播在国家树立国际威望中的作用”,《国际论坛》2005年第1期
13) “世纪之交的反全球化思潮及其对全球化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
14) “国际政治的文化建构——对建构主义方法论的一种解读”,《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6年第12期
15) “论国际政治传播的基本特征”,《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11) “网络传播的对话精神”,《人文杂志》2007年第2期;转载于《新华文摘》2007年第11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7年第7期
12) “大众传播下的国家身份建构”,《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
13) “文化软权力化的一种传播学解读”,《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当代传播》2008年第3期)
16) “论中国文化软权力化的对外传播策略”,《阴山学刊》,2008年第3期
17) “软实力的实现与中国对外传播战略”,《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7期;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1期
18) “论全球化传播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建构”,《阴山学刊》2009年第1期
19) “大众媒介德育功能刍议”,《现代传播》2009年第5期,转载于《教育科学文摘》2009年第6期
20) “全球化怀疑论探析”,《东岳论丛》2010年第2期,第二作者
21) “文化软权力化与中国对外传播战略”,《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2期
22) “中国软实力:从理论到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20日
23) “试论人类交流发生和早期发展的基本逻辑”,《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
24) “论全球传播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
25) “谣言、流言和传说——人类意义生产中的三种非常传播形态”,《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26) “国家资源软权力化的路径分析——一个传播学的视角并以美国为例”,《现代传播》2011年第8期,
27) “在‘理论’与‘经验’之间——对中国传播研究二元路径的再思考”,《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9期,
28) “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态势——基于传媒公共性的考察”,《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29) “论美国主流报业的媒介保守主义偏向——基于《纽约时报》与《华尔街日报》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报道的文本分析”,《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8期
30) “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从批判主义范式到功能主义范式”,《现代传播》2012年第9期
31) “文化的双重认同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战略的调整”,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战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12年,
32) “试论全球传播语境下国家形象建构的新趋势”,载《信息化社会与公共传播》,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
33) “国际传播能力的界定及其评估”,载《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34) “对新闻事实的一种建构主义解读”,《现代传播》2014年第11期
35) “再论国际话语权及其提升路径”,载《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九辑)2014年
36) “活动论:政治传播研究新视角”,载《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2期
37) “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国家形象研究的方法论反思”,载《新视野》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外交学》2016年第3期;论点摘编于《新华文摘》2016年第6期
38) “‘摇一摇送红包’可否成为政府营销新手段”,载《人民论坛》2016年第2期下
39) “发挥好网络意见领袖的社会政治作用”,载《人民论坛》2016年第5期下
40) “失衡的政企关系如何重新走向平衡”,载《人民论坛》2016年第10期上
41) “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方法论现状及未来发展”,《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
42) “从权力话语到话语权力——兼对福柯话语理论的一种哲学批判”,《新视野》2017年第2期
43) “新世纪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成效、问题与对策”,载《中华文化复兴论坛论文集》,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7年
44) “新世界主义: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新理念”,《新视野》2018年第1期
45) “新世界主义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的困境和出路”,《对外传播》2018年第6期
46) “新世界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基础”,《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47) “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社会化转型”,《对外传播》2019年第12期
48) “纪实性·真实性·真诚性——现象学视域下纪录片纪实性再议”,《当代电视》2020年第2期
49) “无界而有的:传播学研究的边界及对象问题刍议”,《西部学刊》2020年6月上
50) “从并立到综合:国际政治传播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0年第4期